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学院新闻 正文

七项措施推进学院2012届毕业生就业工作

资料来源:      日期:2013年03月13日     浏览量:

外国语学院结合工作实际,解放思想、加强调研、群策群力,以学生所需为根本,开展了一系列促就业的措施和活动,稳步推进2012届毕业生的就业工作。

调查研究,掌握学生就业意向。

学院通过设计问卷并采取实名制调查,了解掌握学生就业意向。调查问卷设计了“考研、出国、自主创业、考公务员、到学校及其他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外资企业、中西部地区、沿海发达地区、回生源地工作”等十余项就业意向供学生选择、排序,在对调查数据进行认真的统计分析的基础上,作为第一手参考资料,以便有针对性的为毕业生提供准确、及时、高效的就业服务。

宣传动员,引导学生主动就业。

学院高度重视学生就业的宣传动员工作,领导亲自动员指导,宣讲就业政策,分析就业形势,让学生客观认识当前的就业形势和人才需求情况;教育学生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观念,鼓励学生“面向基层”的就业方向,引导毕业生积极参与自主创业、三支一扶、西部计划、大学生“村官”等以多种方式就业。通过反复的思想教育引导,逐步增强学生的就业积极性和主动性。

深化指导,提高学生就业实效。

学院在广泛调研、全面动员的前提下,进一步强化分类指导,切实提高毕业生就业的成效。

党委副书记石秀光多次给毕业生开年级大会,结合自己多年从事就业工作的经验,指导学生撰写自荐信、填写推荐表、制作求职简历,介绍面试技巧、网上求职技巧,提高学生面试能力,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和社会需求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向,以得到个性化的发展。

党委副书记刘艳利用就业指导课,从认识就业、就业准备、就业技巧与方法等6个方面为毕业生讲授就业相关知识,侧重抓学生的就业意识、就业技巧和就业观的引导,加强对学生的就业观教育外,进一步强化了对学生就业技巧能力的传授。

毕业班辅导员结合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成绩、家庭情况等综合为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加强对考研学生的教育、引导和服务工作,抓考研、带学风、促就业;加强特殊学生的帮扶工作,做到信息到位、关心到位、帮扶到位。

过程管理,保障学生顺利就业。

在毕业生的就业进程中,通过加强与学生的联系沟通,做到勤问询,勤指导,勤督促,使学生在就业机会面前不被动,不盲目,不徘徊,增强学生就业紧迫感,保证就业成功率的提高。同时,要求毕业生严格履行请销假制度,注重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抵御诱惑的能力等,确保学生安全、顺利就业。

落实制度,稳步推进学生就业。

外国语学院坚持落实党员联系班级制度、班级干部值班制度、就业进程上报制度、就业信息更新制度等多项制度,充分发挥党员、班干的模范带头作用,及时分析解决就业进程中遇到的问题,加强督促引导学生,利用学院网页、QQ、飞信、就业信息员等方式,保障就业信息及时更新提供给广大毕业生。

提升素质,拓宽学生就业门路。

从新生入学教育开始,外国语学院就向学生灌输“不读死书,不死读书”的大学学习理念。学院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之余,多参与各种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陶冶情操、了解社会;多到图书馆、阅览室去博览群书,学习专业之外的各种知识,多与同学、老师交流,提高口语水平和交往能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为以后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2008级第一个签约单位的奚燕、在上海大学研究生面试中脱颖而出的张毅等同学,都通过就业和保研展示了自己全面发展的较好的综合素质。

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学生就业。

一直以来,外国语学院上下齐心协力、全力以赴推动大学生就业工作。落实“一把手工程”,院长束学军带头“跑就业”;学院积极开拓就业市场,创建就业创业实践基地;组建就业信息工作组、动员广大教师为毕业生寻求就业机会;积极发挥毕业生资源的作用、开展就业情况总结和调研、召开毕业生座谈会、完善就业情况反馈制度等。通过多年来坚持不懈的努力,目前已经形成领导靠前指挥、教师全员参与、校友以老带新、同学互帮互助的良好局面,不断推动学院就业工作稳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