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团学活动 > 团学动态 正文

外国语学院开展思政课题调研社会实践活动

资料来源:      日期:2019年08月01日     浏览量:

    7月4日至7月24日,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将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思政课建设深度融合,由外国语学院11名师生组成的一支思政课题专项团队带着问题、带着课题、冒着酷暑分别赴安徽、福建、江西等多地开展“红色资源与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融合研究”课题调研社会实践活动。

队员瞻仰渡江战役总前委雕塑(摄影:杨钰晗)

    7月4日至6日,实践团安徽分队的队员前往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金寨革命烈士博物馆、渡江战役纪念馆和肥东县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通过各场馆内珍藏的档案文献、报刊资料、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珍贵照片,重温了“将军摇篮”金寨县1921—1949年革命斗争历史和解放战争时期400万军民“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恢弘篇章。队员们还在场馆外为游客发放宣传册,讲解党史、军史,向前来参观学习的青少年游客发放调查问卷,调研红色资源的青少年受众学龄结构、研学旅行党史军史类课程开发以及人们对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形式的看法。队员聂模芳同学说,“从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到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直至全国解放,江淮大地上一首首人民战争胜利的凯歌和无数革命烈士们的英雄事迹令我一次又一次地受到精神洗礼,仿佛置身残酷的战争史和生动的革命史中,更加读懂了共产党人的初心,更加懂得要倍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勤奋学习,勇担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

    7月9日至12日,实践团福建分队的队员们前往宁德市闽东红色文化教育中心,深入了解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思想在宁德的生动实践、闽东苏区的光荣革命历史及其对中国革命的贡献。随后,队员们参观了创办于1904年、被命名为“闽东第一红军小学”的霍童中心小学。该校坚持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革命传统教育,把红色革命历史纳入校本课程贯穿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展陈馆里悬挂着许多霍童红色人物的事迹和革命故事简介。据该校校长姚作城介绍,“霍童作为革命老区,红色文化氛围浓厚,用红色文化来教育孩子,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一直是我校的工作重点。”在宁德期间,队员们还举办了习近平总书记第一部个人专著《摆脱贫困》的研读学习会。该书聚焦闽东地区如何脱贫致富、加快发展这一主题,阐述了一系列发展经济、治理贫困的思想观点和思路方法,内涵丰富深刻,文风生动亲切,一以贯之的主旨是“把经济建设当作最大的政治”。队员赵娜莉同学说,“我庆幸自己生活在这个崇尚知识、尊重人才的新时代,希望更多贫困地区的青少年能到大学读书学习改变命运,服务乡村振兴。”

队员们唱响《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后合影留念(摄影:戚鹏坤)

7月14日,实践团江西分队的队员们前往位于南昌八一广场、八一起义纪念馆和江西革命烈士纪念堂,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参观了在历代革命战争中牺牲的25万余名江西籍烈士照片、塑像、遗物等展品,重温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峥嵘岁月,缅怀了以方志敏、刘和珍、伍若兰等为代表的江西革命先烈感人事迹,真切感受到了先烈们为革命事业和人民幸福不屈不挠、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队员们还在叶剑英元帅题写的“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前一起唱响《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高呼“祖国万岁”,用嘹亮的歌声和火热的激情庆祝建国70周年华诞,表达了爱国热情,也坚定了勤奋学习、报效祖国的决心。队员戚鹏坤说“利用暑期,思政课老师带领我们大学生开展的这次课题调研社会实践,有助于拓展我们的历史视野,把红色资源优势转化为理想信念教育鲜活教材,增强高校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江西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人民军队的摇篮’、‘共和国的摇篮’、‘伟大长征出发地’,红色资源丰富,希望今后有更多的同学到江西井冈山、瑞金、于都等地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增强爱国之情。”

在三省四市六地的课题调研实践活动结束后,实践团队成员纷纷表示这个暑期收获丰硕,深受教育,在精心撰写、汇编完成课题调研报告后,会向身边更多的同学宣传展示本次调研成果,以更好地推动红色资源在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中的深度融合应用。


(撰稿、核稿:外国语学院 杨钰晗、彭晶)